第53章 伊母的思慮

-

夜色瑰麗,鞭炮與煙花的交響在長夜中綻放。

不同於往年電子菸花的清冷。

今年的除夕,那股夾雜著硫磺般的淡淡氣息再度迴歸。

易夏站在陽台上。

他依稀記得,去年也大約是這個時候。

他邀請了巫葵前去燒烤。

今年的話,自然有所不同了。

倒不是出於別的緣故,而是警如倉仲這些忙碌了一整年的,也該讓人家過個安穩的年了。

哪怕也許隻是在基地吃上一頓象征意義更多些的聚餐,也是不壞的。

更何況,這番年景的團圓他已然品下了。

不知往年該是何等滋味。

而今年的這般,卻冇有讓大巫失望。

他所攝取諸多祥瑞於此的抉擇,終究還是見了些成效。

達則兼濟天下—這是屬於這份土地古老脈絡所獨有的浪漫……

易夏便靠在這陽台的圍欄之上,望著那在煙花之下閃耀的萬家燈火。

這便是他要所立誓守護的……

而就在這個時候,羽人從底下走了上來。

大巫,巫葵的電話。

隨即有豆兵化作一抹清光,將羽人手中的手機遞到了易夏手中。

易夏有些好奇地接通了來電。

他雖然現在,能夠感知到地球所有區域的變化。

但在一般的情況下,易夏都不會予以太多的注目。

也就是出現了一些特殊要素的時候,他纔會稍稍予以關注。

因此,在看到來電的時候,他自然不知道巫葵來電的用意。

而在這一瞬間,隨著易夏的意識對於這個物質名諱的鎖定。

下一刻,他的眼前便浮現出對方所在區域的畫麵。

那是她們在柳城的修行場所……

在此之前,由於駱現復生的緣故,她們便將修行場所搬到了柳城。

畢竟大巫雖然在她們心中總是神通廣大的。

可涉及到重生這個過於超然的概念,而且大巫本身也表示這個嘗試帶有一定實驗的色彩。

因此,在幾人看來,呆在柳城總是相對穩妥的。

雖然其心理安撫的作用要大過實際意義就是了……

而隨著易夏的接通,他的耳邊隨之響起了巫葵的聲音:

大巫,您今天還外出狩獵嗎?

大巫說感謝我們的好意,不過他已經吃過了。

然後大巫說他暫時不會出去狩獵,大概會在地球呆個兩天。巫葵掛斷電話,然後轉頭看向一眾小夥伴進行著通話內容的總結。

因為一些原因,今年巫葵等人都冇有回去過年。

於他們而言,這一年無疑是頗為曲折和坎坷的。

其中劍修駱現,還體驗了一番絕無僅有的起死回生。

這讓之前還略微有些羨慕駱現劍修風采的紀書安,徹底打消了以後選修的念頭。

畢竟看起來,這劍修的風險還是過於大了一點……

呆兩天?

紀書安聞言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巫葵,剛好這個時候對方也看了過來。

在兩人目光的交換中,駱現也跟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:

大巫常年在外戰鬥,大過年的也確實該休息休息了。

說起來,我們休息兩天之後,就該著手去尋找那玩意兒的蹤跡了…

紀書安、巫葵:……

你小子的『劍心通明,是一點冇浪費啊,都投入到戰鬥裡去了。

當年大聖要在靈台方寸山跟你一樣,那後麵也冇西遊記什麼事了。

紀書安看向駱現頗為感慨地說道。

李哥看見駱現還是有些不解,方纔提醒他道

找東西的事先不急,你先去倒飭倒飭下,明天咱們去給大巫拜個年。

駱現聞言,這才反應過來。

他懷中的劍,也隨之發生輕微的嗡鳴。

駱現知道,這許不是讚美……

過馬路小心點,到了記得給家裡打個電話。

伊母看著前麵穿著像隻小熊的伊姣,有些不放心地叮囑著。

到現在為止,她也冇太弄清楚,自己女兒結識的那位易哥哥是一個怎樣的人物。

最開始的時候,她以為是租住在那裡的大學生。

後來覺得,可能是周邊哪個公司或者工廠上班的文員之類。

再後來,出了那檔子事後,則有些摸不準了。

這一年,這片郊區的變化,伊母是看在眼裡的。

雖然她也像很多老街坊一樣,不太清楚其中的內情。

但對此伊母隱約是有些猜測的。

而另外一邊,家裡的生意也做的越來越順。

旁邊新開的那家茶店,不僅冇搶到她們家花店的生意。

反而帶來了更多的客流量。

雖然也不算太多,卻多是出手闊綽的。

有的,也多多少少成了半個熟客。

那茶店的老闆也是個仗義執言的。

做生意,難免遇到些胡攪蠻纏的。

這個時候,隔壁茶店的老闆聽見動靜,就會過來幫襯一二。由於這老闆本身長得人高馬大的,又總是有幾個同樣頗為彪悍的熟客在那裡飲茶聚會。

因此,這生意也做的平坦了許多。

聽他說,以前當過兵,退伍了就拿著安置費在這裡開了家茶店。

當然,伊母所注意到的是:

對方對她的這個女兒,總顯得格外的親近或者應該說不應當有的……尊敬?

這顯然不會是因為他們的家庭或者其他的緣故。

而另外的情況,則是社區新來的第一書記經常來這一帶走訪慰問。

而作為對方口中街坊老牌名店的伊家花店,則無疑經常成為對方走訪的重點。

也依著對於本地產業的政策支援,伊家的花店成了社區諸多活動花卉採購的定點單位。

一切好像是那樣自然和順暢。

甚至直到伊母的心緒從忐忑到平靜之後,也冇有見到任何波瀾。

作為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歷經貧苦,最終靠著堪堪抓住時代浪潮的尾巴,得以支棱起這家花店的伊母,自然有著足夠豐富的生活閱歷。

她知道一切看似無由來的助力,必然是有其緣故的。

所以,對於女兒逢年過節去她那位易哥哥獻些小殷勤的,伊母都是支援的。

那本該是她們接觸不到的人物纔是……

看著女兒帶著食盒歡快地消失在橘色路燈的街角,伊母方纔轉身回店。

她不想給女兒太大的壓力。

考得上也好,考不上也罷。

家裡總有個能落腳的地方……

-